Aratinga solstitialis

太阳锥尾鹦鹉

科属

鸟纲、鹦形目、鹦鹉科、锥尾鹦哥属

栖息地

南美亚马孙雨林东北部,东部

寿命

25-30年

太阳锥尾鹦鹉主要生长在潮湿森林、稀树草原或谷地边缘,海拔低于1200米的地方。在季节性洪水泛滥的果树中和树林边缘也可观察到,他们喜欢在森林之间穿行。多数仅自然栖息于几乎未开发的地区
它们为一夫一妻制,幼年鹦鹉会在适当的条件下于4或5个月龄时尝试配对,在1至2岁左右达到性成熟,但通常需要年龄相近才能够成功使卵受精,交配时间可持续长达三分钟,每隔2到3天产一颗,一窝平均为3到5颗卵。卵近似圆形,长约26.7至29.5厘米、宽约22.0至23.5厘米之间,重约8.74克。
雌性负责整个23到27天的卵期,并且只在进食时离开巢穴。雄性会积极保护巢穴免受潜在捕食者的侵害。雏鸟在孵化后7到8周长出羽毛,9到10周后独立。在野外时最容易在二月于树洞中发现它们的巢。成鸟在约9至10岁后便不再具有生产能力。
被列入《世界自然保护联盟》(IUCN) ver 3.1 2009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——濒危(EN)《濒临绝种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》目前将太阳鹦鹉划入附录二的范围内,即需要管制交易情况以避免影响到其存续,在中国属二级保护动物。